【本報記者成鈺】新登記民營經營主體不斷增加,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加速布局,傳統優勢產業轉型之路越走越寬……作為京津冀"海上門戶"和"一帶一路"海陸交匯點,天津產業基礎雄厚、工業門類齊全、區位優勢明顯,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
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目標任務的關鍵之年,天津市民營經濟發展呈現出新的活力和新的圖景。前三季度,天津民營經濟增加值4798.3億元,民營經營主體174.6萬戶,民營經濟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7.9%。這一增長數據,是天津民營經濟發展的生動注腳,體現了天津民營經濟的韌性與潛力,也見證了天津市工商聯在促進"兩個健康"方面的不懈努力與成效。
"要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及時把總書記的關心關懷傳遞給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充分發揮工商聯橋梁紐帶和助手作用,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落地見效。"民營企業座談會召開后,天津市工商聯第一時間召開黨組擴大會議和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措施。
"服務民營經濟發展,是工商聯義不容辭的使命。天津民營經營主體數量龐大,我們責任在肩,既要當好領航員,更要做好護航者。無論是政策落地堵點,還是企業創新痛點,都要急企業所急、解企業所困、謀企業所需,把企業事當自家事。"天津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工商聯黨組書記郝樹民鏗鏘有力的話語背后,是對工商聯工作的高度責任感與使命感。
筑牢信念基石
奏響民企思想引領"主旋律"
"民營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黨的領導。"郝樹民表示。過去一年,天津市工商聯以思想為舵,引領民營經濟人士在時代浪潮中把穩航向,讓理想信念的燈塔照亮企業發展之路。
"2024年以來,我們組織所屬商會和企業家代表參加各類理想信念教育培訓和活動。組織民營企業家走進平津戰役紀念館,開展'牢記殷殷囑托、傳承紅色文化'主題活動,不斷夯實團結奮斗的思想政治基礎。"郝樹民告訴記者,一年來,天津市工商聯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天津重要講話精神,動員工商聯系統形成合力,持續掀起學習熱潮,自覺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持續激發廣大民營經濟人士干事創業、投身改革的熱情與活力。
"這些活動讓我們更加堅定了跟黨走的決心,也讓我們對企業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在今后的生產經營中,我們要把這種紅色精神融入到企業文化中,努力為國家和社會作出更大貢獻。"參與活動的企業家紛紛表示。
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始終堅定信念沿著正確方向前行,企業才能在時代的浪潮中站穩腳跟,行穩致遠。
積極打造"青商行、愛行動"工作品牌,加大對愛心企業家結親助學情況的宣傳報道力度,引導青年企業家積極踐行企業家精神;會領導赴商會企業進行集中宣講,加強對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學習宣傳貫徹,幫助民營企業家更好研判發展大勢、把握發展方向、謀劃發展戰略、堅定發展信心……過去一年,天津市工商聯當好民營經濟人士的"指南針",持續強化宣傳宣講,穩定預期信心,切實為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營造濃厚輿論氛圍。
"我們先后邀請了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桂平,以及市委金融辦、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負責同志,為全市民營經濟代表人士作經濟形勢分析報告和服務民營企業政策宣講,講清當前形勢、天津優勢、發展大勢,激發民營企業創新創業的活力動力。"郝樹民回憶道,會議室里坐滿來自各行各業的民營企業家,大家都聚精會神地聽報告。"報告結束后,很多企業家表示深受鼓舞,對企業的發展方向有了更明確的規劃。"
"富而有責、富而有義、富而有愛。"郝樹民認為,民營企業在創造財富的同時,要不忘回饋社會。"就像把養分注入土壤,滋養社會的繁榮,唯有如此,才能讓發展的根基愈發深厚。"
先后49次赴青海、西藏、新疆、甘肅等地開展"光彩行"活動,累計2000多家企業參與公益捐贈、產業簽約等活動;與陽光義工愛心社連續18年共同舉辦"手拉手關愛學子"公益活動,組織1600多位愛心人士與11000多名新疆班、西藏班學子結對認親;聚焦就業優先戰略,助力穩崗拓崗,累計近900家企業參與對接活動,提供崗位1.57萬個……
涓涓細流匯聚成海。在天津市工商聯的引領下,天津民營企業家把企業發展與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緊密結合在一起,澎湃出推動社會進步的磅礴力量。
深化服務體系建設
護航民企穩健前行
企業家的"表情包"就是檢驗工商聯服務的"晴雨表"。過去一年,天津市工商聯不斷優化服務效能,助力民企高質量發展。
深化金融服務,組織召開金融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暨政會銀企專題對接會、"銀稅互動"新舉措暨"津心融"平臺2.0版發布會;強化法治保障,聯合公檢法司等多部門召開全市民營經濟法治建設推進會,開展知識產權轉化運用專項法治培訓,創新設立"法官工作室";加強信用建設,印發市工商聯所屬商會信用評價指引,召開所屬商會信用評價委員會工作會議、信用評價工作部署會、"津誠信商"品牌發布會……
"唯有以高標準為引領,民企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以卓越的產品和服務脫穎而出,鑄就金字招牌,實現從行業追隨者到領軍者的轉變。"在郝樹民看來,企業標準化建設指引著企業創新升級的方向,是引領民企走向規范化、精細化、國際化的必由之路。"我們與市發展改革委共同舉辦第十三屆天津市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工程發布會,聚焦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等,從營業收入、依法納稅、科技創新、戰略性新興產業四個維度形成百強榜單,發布研究報告摘要,提供更加完善的評價體系。去年,我們與市市場監管委、市發展改革委共同舉辦2024民營經濟標準創新周暨民營企業品牌振興與發展專題會議,引導行業自律,積極推動天津民營企業標準化建設。"
民企的"心上事",就是工商聯的"上心事"。2024年天津市工商聯積極探索科學高效的組織體制和服務機制,形成統籌聯動的"3456"工作新格局,打造民企服務"快車道"。
據郝樹民介紹,"3456"工作新格局,即堅持"市里來搭臺、各區亮特色、基層多出彩"的工作思路,加強對區工商聯和所屬商會工作的全面統籌和具體指導,健全完善統戰部、工商聯、商會組織"三駕馬車"工作機制;扎實開展工商聯、商會組織走進各區、園區、企業、高校"四個走進"系列"助力"活動,通過搭建政商企校交流溝通、互動互信、合作發展新平臺,創新形式內容、統籌力量資源、注重解決問題、激發活力潛能;完善黨政領導、政府部門、政法機關、金融機構、高校院所與民營企業常態化溝通"五個機制",在政策、法律、金融、人才等多方面提供全方位、高質量服務;打通與稅務、金融、統計、發改等部門數據壁壘,建立全市重點稅源民營企業、重點產業鏈納稅前20民營企業、上市及后備民營企業、重點產業鏈鏈主上下游企業、重點監測民營企業、投資重點項目民營企業等"六個清單",按屬地原則開展常態化精準化聯系服務,培育民營經濟代表人士,協調推動民營企業發展難題,助力民營企業做強做優做大。
"密切關注與悉心呵護民營企業發展,是工商聯的分內工作。"郝樹民告訴記者,天津市工商聯當好政府與企業之間溝通協作的橋梁紐帶,精準把握民營經濟發展態勢,傳遞民企聲音。"堅持每季度組織開展民營企業家問卷調查工作,掌握企業發展動態與運行狀況,調查結果以書面形式專題向市委、市政府報告。"這一舉措為政府決策提供數據支撐和科學依據,有力推動了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
錨定改革方向
善作善成,激發工商聯活力源泉
久久為功,善作善成。"只有不斷深化工作機制改革,才能適應新時代民營經濟蓬勃發展的需求,才能為民營企業提供更精準、更高效的服務,助力民企在市場的浪潮中破浪前行。"郝樹民稱,"深化推動工商聯工作機制改革,我們要以創新的思維、務實的作風,不斷優化組織架構、創新服務模式、完善溝通機制,讓工商聯的運行更加高效流暢,能夠迅速響應民營企業的需求,及時傳遞黨的政策溫暖,為民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在新時代的征程中揚帆遠航。"
"過去一年中,我們開展商會組織、會員數據、執委隊伍統計工作,通過數據錄入、走訪調研等形式,梳理信息,摸清底數,實施動態管理。"郝樹民說。
制定印發《天津市工商聯組織建設工作五年規劃(2023-2027年)》《天津市工商聯"四好"商會建設實施辦法(試行)》等制度,目前正在修訂《天津市工商聯所屬商會管理辦法》。2024年,天津市工商聯在深化所屬商會改革發展中,就規范商會行業管理部門等事項開展商討研究,加強商會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建設,進一步明晰界定市工商聯所屬商會范圍,推動工商聯所屬商會向中國特色一流商會的建設目標邁進。
"加強商會黨建工作,是推動商會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于關鍵處發力,2024年天津市工商聯加大在工商聯所屬商會組建黨組織力度,做到應建盡建、設置合理、運行順暢、動態管理。指導所屬商會黨組織把活動融入商會業務活動、日常管理、文化建設,結合商會組織特點,采取小型、靈活、務實的方式開展,推動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
數字化是工商聯創新服務的"新引擎",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的服務平臺,驅動信息互聯互通,讓服務精準觸達每一家民營企業。"我們把數字化建設作為工商聯建設的基礎工程和深化改革的重點任務。"郝樹民向記者介紹,2024年,天津市工商聯注重以數字賦能提升工商聯的工作效能,按照服務、聯系、工作一體化的標準,成立工作專班,統籌項目推進,加快"網上工商聯"建設,推動實現工商聯系統信息互聯互通和業務協同協作。
走過不平凡的2024年,迎來充滿期待的2025年。"十四五"規劃收官,新的五年規劃呼之欲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縱深向前。"今后工作中,我們將牢記工商聯使命任務,引導廣大民營經濟人士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更加自覺地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市委的決策部署上來,銳意進取、砥礪前行,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作出更大貢獻、創造新的輝煌。"郝樹民說。
(編輯 牛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