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這一點毋庸置疑——做好經濟跨周期調節、提升企業競爭力、克服企業困難,都要靠創新。但史貴祿提倡企業要進行有目的、有質量、有效益的創新,減少盲目創新?!捌髽I不創新就是‘等死’,但盲目創新會‘找死’。企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企業優勢的競爭,企業優勢來源于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企業核心競爭力又來源于企業的創新能力?!?/div>
提到創新,就不得不提到“人才”,只有提高對“人”的重視,才能讓企業創新最終落到實處。“企業不是只靠企業家一個人就能做好的,要靠全體干部員工共同努力往前走,而要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共享機制是關鍵。”史貴祿說,許多優秀企業的實踐證明,做企業有機制不需要神仙,沒有機制神仙也做不好。機制就是企業效益和員工利益之間正相關的關系?!霸诋斀竦母呖萍己托陆洕鷷r代,要讓人力資本和金融資本共享企業的財富。誰能調動企業員工的積極性,誰就掌握了管理的真諦,才能夠找到創新的密碼?!?/div>
穿越“生命周期”,“先立后破”開辟新賽道
“經濟有周期,其實產業發展也有生命周期,企業的業務會受到生命周期的影響?!笔焚F祿告訴記者,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當一項業務如日中天時,應意識到這個業務可能慢慢會進入衰退期。這個時候就要未雨綢繆,適時發展新業務。
“做業務也要騎著馬找馬,用老業務的利潤培育新業務,當新業務做起來后逐漸代替老業務,這就是常講的穿越企業生命周期、實現持續增長的第二曲線。”史貴祿說,因此做企業也存在一個“先立后破”的問題,在把手頭上業務做好的同時開發新的業務,把現有業務賺的錢投入到新業務的創新中去,要掌握好這個節奏。
可是對于企業來說,選好一個新業務其實挺難的。“新業務的選擇要遵循‘四問四要四不做’原則,這也是我在企業里一直堅持的原則。”史貴祿表示,“四問”是指:一問自身是否有優勢,二問市場是否有空間,三問商業模式能否復制,四問與資本市場能否對接?!八牟蛔觥笔侵福阂皇钱a能過剩的項目不做,二是不賺錢的項目不做,三是不熟悉的項目不做,四是有法律風險的項目不做。
對照“四問”“四不做”,一項業務能不能做就有了基本判斷。那這項業務能不能長久做下去的關鍵點是什么?史貴祿說,在新業務培育發展的過程中,還應牢記“四要”:一要風險評估,二要專業協同,三要收購團隊,四要執著堅守。
“2024年,對標對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我們做企業也要循著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的大思路,只要大家樹立良好的心態,調整好工作狀態,創造良好的市場生態,就一定能做出更優異的成績?!笔焚F祿說。
(編輯 鮑坤子)